机构新闻
三祥新风起,元宵春笔开
  
  艺术文化是人们对生活的提炼、升华与表达,在满足精神需求,提升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是陶冶人格的载体,是人心灵的养分。
 
  三祥轩书画院在繁荣本土书画文化的同时,融百川,纳千流,汇大海;既促进花都的文化艺术繁荣,又树立花都的文化形象。我们以“繁荣文化”为己任,在艺术的道路上,发挥自身专长,勇当艺术的弄潮儿。
 
 
  传承书画艺术文化一直是三祥轩书画院践行的发展目标,聚集诗书画印等文化界贤能,通过各类展览活动,扩大公众影响力、团结和培养优秀艺术人才创造条件。
 
  于是,元宵佳节来临之际,花都艺术界贤能陈兆德、劳齐寿、叶善民、黄宇平、麦时玮、朱伟良、王妙华、林金明相聚三祥轩书画院雅集创作、鉴赏、交流,并倡议组建三祥轩聚贤堂。为讨论学术,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和活跃并提升本土文化艺术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观云得妙趣
 
怀古发深思
 
叶善民  书   林金明  画
 
 
麦时玮 寄语:
 
  正月初十是“地日”,也是民间的“老鼠嫁女日”,居住花都的几位中青年书画家雅聚“三祥轩”,大家相谈甚欢,畅所欲言。
 
  古有“魏晋名士”,包括“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他们不拘时流,坦荡开朗,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感染着千百年的文人侠士,其中嵇康的一曲《广陵散》更是卓绝千古,后世景仰。“同志”一词最初使用于东汉末年,让魏晋成为历史上没有文人相轻的时代。魏晋风度的极致,是陶渊明提出了“桃花源”的设想。
 
  ****有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其实,“三祥轩”就是文人墨客的桃花源。
 
 
窗临水曲琴书润
 
人读花间字句香
 
麦时玮  画
 
 
黄宇平 寄语:
 
  不燥、不争、不傲,惟才为贤,且立足于不以盈利为驱动的氛围,恰恰是“三祥轩”持续发展的动力。
 
 
黄宇平  画
 
朱伟良 寄语:
  
  三祥轩是目前花都书画界的前沿阵地和制高点。希望形成合力,贴近生活,濯古出新,做成百年老字号。
 
  艺术之灯照亮人性之海;时代之眼穷极历史之谜。祝三祥轩书画院新的一年影响力更加广大!
 
 
《生查子  元夕》
 
欧阳修 词   朱伟良  书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王妙华 寄语:
 
  我资历尚浅,生活经验少,有时是“纸上谈兵”,只有像三祥轩天天这样在河上摸石头,才知道里边的酸甜苦辣~~有不可行的因素,也有各种各样的阻力。支持一步一步走,一脚踏一个脚印。其实,“人心聚集可以所向披靡”,共产党从一穷二白,战胜国内外强,到今天很多人过上好日子;三祥轩有一个人心凝聚的团队,等于有成功的奠基石,奋发!
 
 
叶善民 寄语: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的文化市场低迷疲软,像北京很多文化公司纷纷撤离京都或改行他业。而吾粤的三祥轩不问收获地在文化土壤里默默耕耘,几年的深耕细作,对南粤的书画文化影响尤深,也得到刘斯奋、唐大禧、卢延光、张桂光、班澜等一大批资历深,艺术水平高的老前辈的赞许及支持。三祥轩已是声名鹊起、享誉岭南。
 
  困难与机会总是并存的,当书画市场进一步净化的时候,应也是三祥轩收获的季节!
 
  我也是受益于三祥轩这个文化大家庭的一员,特提几点想法,谨作参考:一,三祥轩的定位应更准确,操作方式更合适;二,全国范围内筛选更优秀更有潜力的书画家;三,与国内优秀的策展人、收藏家、画廊、经纪人、评论家、艺术馆、优秀书画团体、优秀运营团队接触、学习、合作。
 
  籍新年元宵之际祝愿三祥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书画艺术惠及众生!
 
 
高山云抱石
 
谷静鹤鸣松
 
叶善民  画
 
 
林金明 寄语:
 
三祥轩书画院“聚贤堂”成立
 
和而不同真君子,
 
磊落光明大丈夫。
 
昔日魏晋留雅韵,
 
今朝三祥响新雷。
 
 
竹因虚受益
 
松以静延年
 
叶善民  书   林金明  画
 
 
罗彩霞诗二首    朱伟良 书
 
岁序欣逢新页开,诗俦携手筑文台;
 
凭君挥洒逍遥笔,陆海潘江涌浪来。
 
柳眼桃腮百样姿,蛱蝶翩跹绕芳枝;
 
东君谁与添风雅,撒向人间都是诗。
 
 
黄宇平  画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陈兆德  劳齐寿  黄宇平  麦时玮  林金明
 
朱伟良  王妙华合绘
 
叶善民题并记
 
 
高怀同霁月
 
雅量洽春风
 
叶善民  书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