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新闻

可园速写,余荫打稿

 
中国名家写名园系列活动
 
(第二辑)
 
      写生,是艺术家的一种工作常态。写生,是与大自然最直接的交流与学习的过程。
 
      写生,是诸多创作形式中的一种。凡优秀的写生作品,莫不承载作者的思想与探索的精神,写生,是艺术家的试验田,从中可导引或生发出艺术创作所需的诸多可能性。而绘画创作不是空穴来风,写生活动是名家画名园的基础。写生的过程要捕捉形象,感受对象,唤醒灵感,进而画出精神,展现画家的艺术个性。
 
      三祥轩书画院为了更好的宣传和推动《中国名家写名园作品展~岭南篇》的内涵和意义,组织策划了三十多位画家参与”岭南四大名园写生采风活动”,以此作为启动展览活动的仪式。
 
 
      6月27日,参与写名园艺术家们抵达第三站可园采风。
 
      中国名园总是让人憧憬,那匠心独造的景致,是审美的沉酣,是历史的芳香,是典章文物、香草美人,是中华文化极其宝贵的遗产。
 
 
      6月28日,参与写名园艺术家们在第四站余荫山房采风留影。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著称,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而中国画与中国园林的关系历经长久亦发展形成为“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

 

 

《文昌阁远眺》  杨家聪

 

 

      融入园林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使画家们所追求的悟境,在一个妙不可言的庭院里营造出内心的惬意天地。

 

 

《可园 写生》  卢秀宴

 

 

      园林作品常常以中国画创作中的笔意、流派风格作为造园的蓝本,融诗画艺术、意境于园林之中。与此同时,岭南众多画家受邀也将目光聚焦于蕴含丰富主题思想的岭南园林艺术中,汲取造化精神、灵秀气质,或参与园林设计或取其精髓运用至绘画之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园林速写作品。

 

 

      中国园林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

 

 

《可园 写生》 莫各伯

 

 

      中国素有“书画同源”之说,作为蕴含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自然也是一脉相承。清•钱咏在《履园丛话》一文中曰:“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道破了诗词绘画和园林的关系。

 

 
《可园 写生》  曾 嵘
 
 
      中国古代造园遵循的一个总的原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现代书画家们深谙此道,游曳于岭南园林中,师法自然。
 
 
      东方的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要造成嵯峨如泰山雄峰的气势,造水要达到浩汤似河湖的韵致。
 
 
《可园 写生》  卢德平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抽象意味的诗画浓重气息,已达到了一种超出五感的直接与园林自然相溶的默契,把画家们引向创作的境界。
 
 
《余荫山房 写生》  梁少兴
 
 
      用心聆听,碧空万里、峭壁千仞、明月繁星、春江渔火都可以成为赏心悦目的景物。
 
 
      仿造自然,但又不能过分矫揉造作。在悠然自得的园林中,可以达到“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忘”的境界。
 
 
《可园  写生》 杨 毅
 
 
园林中的石有情,水有情,花木也有情味意趣。
 
 
《余荫山房 写生》  孙共文
 
 
      在刚刚举行的第四届“时代 生活”速写展中,著名画家孙戈对速写有如此概况,我们不能忘记了艺术表现的本能是个性的不同特色的追求,速写带有画家个人感情、性格和技法的速写作品,其鲜活、激情和高度概括的画面效果是摄影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画家们用速写表达感情。
 
 
勾勒、沉思、下笔入神,艺术家凝聚着思考美图跃然纸上。
 
 
《可园 写生》  陈国樑
 
 
      面对园林,靠近园林名园,调动了画家们创作的能动性,并主动调动画面手段,用速写见证其艺术道路上独特的艺术魅力。
 
 

《余荫山房 写生》  郭 慈

 

 

人与景,景与画,互为融合。

 

 

《可园  写生》 万测宇

 

 

      对园林客观自然的深入感受,画者应目会心,构思联想,通过速写达到传神。画家通过创作则进一步上升为“图真”,把园林之神转换为更符合自然审美属性的“真”。

 

 

      园林妙在含蓄和掩藏,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园林精在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因而有“遥知杨柳是门外,似隔芙蓉无路通”。
 
 
《余荫山房 写生》  卢俊夫
 
 
      速写既是基本功训练的最简便的方式,也是创作素材收集的最好的手段。一椅一画板,沉浸其中。
 
 
《余荫山房 写生》  李建中
 
 
园林氛围在营造,艺术氛围在传递,书画艺术长置于人心间。
 
 
《可园  写生》  林广平
 
 
为园林抒写情怀,为园林造物言情,暖洋洋的热爱之情杳然而出。
 
 
《余荫山房  写生》   林 武
 
 
沉浸在园林氛围中,以至诚之心,与造化为友,与万物同一,细心研审物之理达于忘我之境。
 
 
《小筑名园浓粤声》  陈立创
 
 
      密林间漏出的亭角,山涧旁一坐读的书童,或游落于水面的树叶扁舟,或高崖古木数株,总能给画家们以无限想象的诗意空间。
 
 
      在现场创作中,艺术形式的形成,艺术形象的刻画,创作意境的表达,往往显示在技法上。现场洋溢着交流的氛围。
 
 
画者,画也。废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
 
 
      万物有灵,书画代代传承。在岭南画界中,杨家聪、卢秀宴伉俪传承其先父岭南名家卢子枢的绘画精髓,又将绘画精神传递给其儿子杨毅、杨山。一家四人,徜徉于艺术创作中,墨香四溢,此情此情,让人动容。
 
 
投笔而起,为之四顾;若雷雨之澄霁,见万物之情性。
 
 
《余荫山房 写生》  杨 山
 
 
笔力劲健,风神顿爽;模山拟水,得其真体。
 
 
《可园 写生》  林金明
 
 
      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园林速写之趣,志同道合者众乐。
 
   
      可园位于东莞市区西博厦村,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至1864年才基本建成。面积2204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绕以青砖围墙。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等等。可园收藏有可园创建人张敬修以及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居巢、居廉的艺术作品。
 
 
      余荫山房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园占地总面积约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充分表现了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余荫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敬请关注
 
      三祥轩书画院为《中国名家写名园作品展(岭南篇)》启动而策划组织的两组写生采风活动今已画上一个句号,接下来的征稿,作品创作,名家介绍,园林诗联欣赏等等展前工作马上要全面展开。
 
      三祥轩书画院在继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中立意创新,以诗书画印邮“珠联璧合”的展览形式推出《中国名家写名园作品展~岭南篇》, 展览是数十位艺术家人文精神世界的寄意, 寓画于园,寓园于画。我们期待您关注的目光,希望您作品的参与。用作品说话,期待展览中与您相遇。
 
可园、余荫山房 写生画家
 
杨家聪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 原主席
 
卢秀宴  广东省美协会员、广州市政府文史馆馆员
 
莫各伯  广东省政府文史馆国画院副院长、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曾   嵘   广东省政府文史馆国画院副院长、广州岭南国画研究院执行院长
 
卢德平  广州山水画硏究学会会长,广州市文史館馆员
 
梁少兴  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
 
杨  毅   广州市山水画艺委会副会长
 
孙共文  广东省致公画院副院长,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副会长
 
陈国樑  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郭  慈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连环画研究会会员,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艺委会副主任兼副秘书长
 
万测宇  广州市天河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河书画院院长
 
卢俊夫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海日书画研究会理事
 
李建中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画院许钦松工作室画家,广州海日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林广平   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工作室画家、高级美术师
 
林  武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海日书画研究会理事
 
陈立创   广州市美协会员,广州市老年书画家协会理事
 
杨   山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林金明  三祥轩书画院 秘书长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