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沙龙

聚贤堂 ‖一图一言 ‖96

 

三才兼备品茶论学增幽趣
祥气丰盈祈福谈心结善缘


一 图 一 言

 

 

 

 

《半称心》
 篆刻 1.8cmx1.7cm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禅机妙语点醒世人: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北齐“天保五年”(公元554年)残碑拓本

 
命运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文《边城》
 
      “是你……?”他很惊讶。
      他是孤寡老人,被街道人员送来敬老院,碰巧见到了她。
      “我是……”
      “噢,是你啊。”坐着轮椅的她,朝他的声音温和地回应。她独居多年,眼睛不好,也由志愿者送来敬老院。
      空气凝结。
      或许,这是一次没有欢乐的遇见。
      他终于壮起声音,语调不清,颤抖地说:“当年,如果不是我家庭成分问题,你,会不会离……”
      她扬起右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然后抬起左手,不知什么时候有东西爬上了她掌心,她小心捧起,那是一只正在彷徨,不知所措的蝼蚁。
      她缓慢地抬起头,望着既朦朦胧胧又模模糊糊完全没有风景的窗外,用微弱的呼吸,发出很轻很轻的声音:
      “好好活吧。”
 
      因缘眷属,愿使腾空三界。


                                ——“天保五年”碑文

 

 

 

孟浩然《题大禹寺羲公山房》
尺寸:49cmx98cm


莲花赋

 

      余有莲华一池,爱之如金。

      检水陆之具品,阅山海之异名。方翠羽而结叶,比碧石而为茎。蕊金光而绝色,藕冰拆而玉清。载红莲以吐秀,披绛华以舒英。

      故香氛感俗,淑气参灵,踯躅人世,茵敧祗冥,青桂羞烈,沈水惭馨。

      于是生乎泽陂,出乎江阴。见彩霞之夕,觌雕云之昼临。既翕艳千洲涨,亦映暧于川浔。夺夜月及荧光,掩朝日与艳火。出金沙而延曜,被绿波而覃拖。冠百草而绝,出异类之众伙。

      故先圣传图,英隐流记。发青莲于王宫,验奇花于陆地。若其江淡泽芬,则照电烁日;池光当绿,则明壁洞室。曜长洲而琼文,映青崖而火质。或凭天渊之清峭,或植疏圃之蒙密。

      故河北棹歌之姝,江南采菱之女。春水厉兮楫潺湲,秋风驶兮舟容与。看缥芰兮出波,摧湘莲兮映渚。迎佳人兮北燕,送上客兮南楚。知荷华之将晏,惜玉手之空伫。
      
      乃为谣曰:秋雁度兮芳草残,琴柱急兮江上寒。

 

 

 

《秋风》
 

白云轩画余札记:派系

 

      对于中华菜系来说,盐商豪奢的口欲之贪,造就了国菜顶端的川菜和淮扬菜。往往在各大菜系的发源地,不论男女,都会以好吃会做为荣,人尽皆厨,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自然高手如云,随之流传下来,就形成了派系。

      绘画亦然,政治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才能有形成派系的土壤,有些虽叫某某派,但是除了一两个突出的人物外只剩庸才一班,没有持续性,这些都是不能算的。

      当今的资讯,传播已经不受地域限制,所以概念中的北粗放南细腻,已经变成了南北融合,画面上越来越难分彼此,未来的派系成为一个符号,或者是标签的可能性颇大。

      或许,这就是发展。

 

 

 

岑参《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元阳梯田》系列2     

 

      此件作品以格子大小的局部特写,组成元阳梯田辽阔迂回的律动空间。书法的点线面及墨色运用,构筑了疏密、虚实、浓淡、枯润的节奏组曲。

      画之魂起于中段,亦止于此。

      黑白对比之垂直角面力切,前进与后退的空间顿形(上局图右)

      线条渐次之波蘯,上行下游的方向瞬成(上局图左)

      而后视觉便如跳格子般,游旅于各方块间,而形成有节有奏之组曲。

      左上平抑多向横向移动的线浪。

      左下意扬有上行凸线及立树。

      中段重顿重墨,并呈坠谷之势。

      右区挫荡交错而变化,如音泛于谷间。

      画心简洁的四块构成田字,中之曲线为下方是上方曲线的倒影而构成如口,暗示休耕灌水后的梯田,一切只为糊口求生存而努力。

      块面呈现土地之硬质,并喻开垦之刚毅。形成一种堆砌感的阳刚。线条富有波纹的空间律动,是一种柔性美。墨深处,引带着土地的深沉与厚度。线纹间之间白处,成波光粼粼之感,犹如闪耀着一种精神之光。

 

 

 

《绿蜡垂阴夏梦长》

 

      老树曾题诗:"无事才好自处,有情怎能寂寥。案头几枝新竹,窗外一本芭蕉。"为何是一本芭蕉而不是一丛或一棵呢?读过李益的《逢归信偶寄》就知道:"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古时候缺纸,芭蕉叶可以当宣纸写字,一叶写满了再写一叶,摞在一起不就是一本了。因此古代芭蕉不叫一棵、一树,叫一本。

 

 

 

陶渊明《杂诗》
尺寸:21cmx33cm

 

      韩方明《授笔要说》:“夫欲书先当想,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 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 当。然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想有难书之字,预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自然容与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 法,任笔所成,则非谓能解也。”

 

 

 

《花开富贵》
尺寸:63cmx180cm

 

      一花一世界,千叶千如来。
      自心丰足,才能感知世间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间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生活在天地之间。

 

注:一图一言由作者提供,文责自负。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