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新闻
>图文新闻
>笔走龙蛇~麦著鸿书法小品欣赏
笔走龙蛇~麦著鸿书法小品欣赏
中国名家写古镇(岭南篇)作品展
班澜/文
中国古镇大多有地形之胜,或居高临下,或依山傍水,或通衢埠头,在传统文化中讲究风水,于今观之甚合环保之旨。故中国古镇多得山水之秀美,是宜诗宜画之地。岭南古镇风景更具独特风姿,如海中南澳之蓝天碧海、金沙白浪、绿树红墙,渔歌帆影;建于“赤土高地”的开平赤坎古镇,江水盘绕、古树蓊郁;丹霞古镇更多奇山异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奇峰异石,深壑秘谷;更何况岭南四季皆暖,梅花、木棉、紫薇、荷花等等,次策开放;榕、竹、荔枝、龙眼,浓荫常蔽,把古镇装点得花团锦簇,底是独异美境。
中国古镇在建筑上各有特色,体现了建筑艺术的不凡和审美趣味的超迈。经过历史的风雨留存至今,它们见证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和美的创造。岭南古镇有许多独特的建筑,如岭南四大古镇之一的安铺,始建于明代,它的骑楼是东南亚风格,建于清末民初;开平赤坎古镇的600多座骑楼依水而建,也是典型的侨乡建筑风格;珠海市金鼎镇,其栖霞仙馆、碉楼、祠堂,及格式齐整的清代民居,构成了完好的古建筑群落;南雄的珠玑古巷,是珠江三角洲人“祖宗故居”,簇集的各姓祠堂各是风采,几乎是一座古建筑博物馆;还有梅州古镇的客家围屋,也是建筑的奇迹……这些古雅的建筑,自会引发画家思古幽情。
古镇之古,乃有悠久历史,有文化沉淀,可称之为古镇文化,是应该珍视的。岭南文化即包括了古镇文化。其风俗、习惯、礼仪、禁忌,以及历史名人、传说等等文化要素,在岭南古镇也各有风采。如番禺的沙湾镇,广东音乐、飘色、龙狮、兰花等民间艺术和风俗文明即长盛不衰,获我国民间艺术之乡称誉;东莞市清溪镇是客家人聚居之地,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相融合,清溪客家山歌,麒麟舞、客家民俗舞等,俱声名遐迩。文化要素在绘画中之重要,自不必赘述。
岭南自古重经济,古镇在岭南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岭南物产丰富,很多古镇都有自己的名牌产品,荔枝、芋头、龙眼、番薯、冬笋、砂糖桔、百香果……都与古镇的名字联系着,而岭南的茶餐、海鲜更是行销世界。再说,岭南出好工匠、好商人,古镇的商业氛围即非常浓郁,这在全国的城镇中是很突出的。如今的镇办工厂和企业走向了现代化、科技化、国际化,更可以大书特书。这决定了岭南古镇面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蓬勃生机。

今辑分享:麦著鸿先生为《中国名家写古镇(岭南篇)珍书珍画珍邮图册》、《中国名家写名园(岭南篇)珍书珍画珍邮图册》精心创作小品。

《题大庾岭北驿》
唐 ·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春日岭南》
宋 · 孙正平
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
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椀对炉薰。

《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
宋 · 张栻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圆实著嘉名。
虽无赪玉南风面,却耐筠笼千里行。

《惠州一绝》
宋 ·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
唐 · 韩愈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
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珠江竹枝词》
清 · 谢圣辀
数里香生茉莉花,还闻洲上语琵琶。
游人都只怜颜色,贱买鱼虾贵买花。

《送王生及第归潮阳》
宋 · 陈尧佐
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乡。
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

《岭南鞭春》
宋 · 范端臣
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咏莲花峰》
清 · 郑重晖
瀛洲地脉通蓬莱,海上突出千琼瑰,
一峰峭拔碧波外,幻作瓣瓣莲花开。

《客居岭南》
宋 · 张子龙
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
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
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
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

《珠江杂咏》
清 · 胡会恩
我爱珠江好,天南接大洋。
山家蚝壁峙,海市鲎帆扬。
酒杂槟榔醉,茶匀茉莉香。
最宜新雨后,炎暑变清凉。
作者简介

麦著鸿
1947年出生于广州,园林设计师,设计彭加木公园中“聚芳亭”,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最佳设计奖”、人类贡献奖文化艺术类美术金奖,入编《世界艺术大系——中国艺术》。
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花都区政协诗书画室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