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新闻

艺海一周 || 海宇攸同,返本开新

 

中国国家博物馆

01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展览日期:2021年8月10日至11月9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序厅

 

      8月1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本展览汇集广州地区出土的秦汉考古文物330余件(套),包括南越王墓、南越王宫以及广州其他秦汉考古遗址出土的各类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广州考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象岗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年代最早的一座彩画石室墓,是中国汉代考古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南越王宫遗址是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宫苑典型实例之一,对探索中国早期历史文化,尤其研究岭南地区的古代城市史、建筑史、工艺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两千年前的秦汉南域以其独特的位置占据着帝国版图上光辉璀璨的一角,两千年后的广州则延续包容开放的历史传统,继续书写发展复兴的全新篇章。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展览现场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展出文物:丝缕玉衣

 

 

熊饰踏跺

 

 

陶俑座灯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是我国目前考古发掘所见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

 

 

蕃禺”铜鼎是考察广州建城历史的重要物证

 

广州艺术博物馆

02 返本开新——国画研究会艺术回顾展

 

      展览日期:2021年08月16日—— 10月10日

      展览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广东省博物馆、香港艺术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协办的“返本开新——国画研究会艺术回顾展”已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为纪念国画研究会成立九十五周年而举办,是国内第一次将粤港澳国画研究会作品重要收藏机构的藏品进行集中展示。

      国画研究会是20世纪上半叶活跃于广州及周边地区规模庞大的传统画家集群,也是当时中国重要的美术团体之一,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该会由1923年7月创建的“癸亥合作画社”发展而来,于1926年2月在广州成立,鼎盛时期会员多达五百人左右。除了广州的总会以外,在香港和东莞也成立了分会。

      “返本开新——国画研究会艺术回顾展”规模宏大,共启用了广州艺术博物院3个展馆,面积达1500平方米,展线达330米,参展的国画研究会会员共59人,展出作品约240件,是近年来所举办的国画研究会作品展中参展会员最多、展出作品最多、提供展品的收藏机构最多的一次。

 

 

黄般若 《竹石图》 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设色 29×64.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温其球 《梅石双雉图》 1914年

绢本设色  148.6×92.5cm  香港艺术馆藏

 

 

容祖椿 《芍药图》 1925年

绢本设色  113×63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卢振寰、赵浩公 《渔父图》 1927年

纸本水墨  94.4×42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李瑶屏 《山水图》 1933年

纸本设色  20.2×26cm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中国美术馆

03 在激流中前进——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8月13日——9月22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该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也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之一,展览分为3个篇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的时代风貌”“黄河之魂铸精神”,展出中国美术馆藏104位艺术家创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水彩、漆画、连环画、素描、宣传画等131件作品。

 

 

黄河清 傅抱石 中国画

51.2×76cm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龙门口 方济众 中国画

85.4×55.7cm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新貌 刘岘 版画

39×49cm 1974年 中国美术馆藏

 

 

龙羊峡 关山月 中国画

155×130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在咆哮 杨力舟、王迎春 中国画

221×293.5cm 1980年 中国美术馆藏

 

 

青海长云 朱乃正 油画

160.5×140.5cm 1980年 中国美术馆藏

 

大新美术馆

04 秩序与非秩序:彭永清×刘桂萍

 

      展览日期:2021年08月15日—— 09月15日

      展览地点:大新美术馆·岭南馆

 

      由姜苏倩策展的“秩序与非秩序”展览已在大新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广东艺术家彭永清、台湾艺术家刘桂萍于大新美术馆夏季驻村项目时期创作的“皓月与荧光”系列与“失重系列”作品。

      两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脱离传统的实践内容与当地场域和两岸文化发生密切的关系,主要以地域、突破和个人经验,探讨秩序与非秩序、现实与非现实、重力与失重力的关系。

 

      彭永清

      1989年出生于广东汕尾

      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养计划二期画家

      2015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2020年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皓月与荧光02》局部

布面丙烯  2021

 

 

《皓月与荧光04》 2021

50x70cm  布面丙烯

 

      刘桂萍

      1996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新北市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学系硕士在读(师从张杰)

 

 

《呼吸》局部

木板丙烯  2021

 

 

《伤心酒吧》 2021

木板丙烯  188x188cm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2021

木板丙烯  94x65cm

 

国际美食摄影大赛

05 如静物画一般铺排的食材

 

      近日,2022年“Pink Lady®美食摄影师大赛”宣布启幕。这一比赛向专业与业余摄影师开放,关注当下的生活与食物是如何紧密相连的,透过美食摄影来表达文化和传统。

      奖项创立者卡洛琳·凯尼说,“无论贫富老少,无论我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食物都将我们联系在一起,我们为了生存,为了联结,为了庆祝而进食。食物无疑是生存的核心,但它也是政治与文化的。”

      “Pink Lady®美食摄影师大赛”即将于2022年正式步入第十一年,作为国际美食摄影赛事,该奖项在过去几年中,推动了全球美食摄影领域的创新。Pink Lady®美食摄影师大赛拥有超过 25 个内容类别,包括美食风尚(Food Stylist Award)、家庭美食(Food for the Family)、美食意见领袖(Food Influencer)、手机摄影(On the Phone)、街头美食(Street Food)、美食短片(Food Film Shorts)、青年一代(Young under 18s)等,旨在展现食物对于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多样性。

 

 

《奥里萨邦部落集市》Indigo Larmour

 

 

政治组 《老友》Sandro Maddalena

 

 

学生组 《甜菜静物》Sarah Blandford

 

 

美食风尚组 《海鲜拼盘》 Martin Grunewald

 

 

2021年度摄影师《味道》©️ 李怀峰(中国)

2021年,中国摄影师李怀峰凭借作品《味道》(Taste),获得了年度摄影师称号及家庭食物组第一名奖项

 

新邮欣赏

06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邮票发布

 

      在西藏各族人民喜迎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8月16日,《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邮票发布仪式在拉萨举行。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致辞,并共同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邮票揭幕。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邮票

 

      于8月19日发行的《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邮票1套1枚,全套邮票面值1.20元。由容铁、沈嘉宏设计,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影写版工艺印制。画面前景表现了当地群众载歌载舞、共同欢庆的场景,一旁藏民新居整洁美观、牛羊肥壮,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画面远景表现了复兴号高原动车,并衬以巍峨雪山等元素,描绘出一幅新时代西藏发展的美好画卷。

 

۞  珠联璧合   ۞

 

      秋

 

 

《玉池清影》 刘斯奋 题

《翠鸟听荷音》  梁照堂 绘

麦著鸿 书

国画 70cmx138cm

2017年   三祥轩书画院收藏

 

      点评

 

题画秋荷

 

齐白石

 

不染污泥迈众芳,休嫌荷叶太无光。

秋来犹有残花艳,留着年年纸上香。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