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一周 || 生灵逐梦,龙泉之美
何香凝美术馆
01 理——王绍强的维度与艺术
展览日期:2021年10月28日 - 11月28日
展览地点:何香凝美术馆
“理——王绍强的维度与艺术”是艺术家王绍强关于当代水墨与人文地理的一项研究计划,也是他对传统绘画媒介和图像语言进行创新表达的一次创作实验。艺术家在人文地理学科和图像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展开了对中国哲学特别是人与自然观念的深入思考。该展展出的60余件作品是王绍强近年创作的,并在本次展览中以绘画、装置、光媒体等媒介进行阐述与践行。
王绍强 现任广东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南方分院副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儵昱之一》 2021
纸本水墨 123×250cm
《月离滂沱》 2021
纸本水墨 138×70cm×6
《碧云天之二》 2020
纸本水墨 123×123cm
《紫宸西忆之四》2020
纸本水墨 123×123cm
《云脉丹霞之三》2020
纸本水墨 123×123cm
广州文化公园艺庐展览厅
02 釀秋——黄浩深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14日至11月25日
展览地址:广州文化公园艺庐展览厅
黄浩深 中国画画家,十香园居氏传承人之一,十香园艺术草堂主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致公党广东致公书画院副院长,广州市海珠区文联副主席、美协副主席
釀 秋
万物在经历春水滋润,夏日炎炎,渐渐生长。
从春天的第一杯奶茶,
到秋天,生命慢慢有了厚重。
深秋的一切,即使寂寥,
却充满了时间的沉积感。
秋天,
是一壶醇香醉人的酒,
秋天的惊艳,
醉在艺术家笔中,
更醉在人眼里心里。
趁着,
云淡天高,
菊香弥羊城,
约您并肩艺庐,
品一纸水与粉的灵动碰撞,
鉴一抹笔墨的氤氲渲染,
赏一潭清池的潋滟,
拾一丛秋菊的馨黄。
香幽然,桂花清甜,
再来有杨桃柿子……
各类秋花秋果散发出香气,
馥郁诱人,
观浩深之作品,赏此十分秋,
所有的期待,都开花结果,
所有的美好,都如约而至。
万物在变幻中,慢慢酝酿,才酿造这一杯秋,
今日且斟满,尝饮。
《禅心》
三楚白云生佛手,九江寒月照禅心。
《飘逸》
百花争艷逐阑珊,见菊亭亭厌倚栏。
未染风尘姿上彩,将迎雨雪性胜寒。
幽香缕缕方飘逸,雅韵悠悠务静安。
自古文人君子赋,低吟笔墨悉心看。
《飞鸟美人》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魂洁》
老树枝桠雪留痕,默默馨香慰故人。傲骨斑驳印岁月,魂洁如玉远风尘。
何香凝美术馆
03 生灵逐梦——张广、张琳琳双个展术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10日—11月21日
展览地点:深圳美术馆
张广,1941年生于长春市,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蒋兆和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早年人物画师承蒋兆和先生,并深受黄胄先生影响。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把传统的水墨和现代绘画的构成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擅长人物、动物,尤善画牛和马。其作品浑厚、奔放,洗练。
张广《五鸡图》
67cm × 67cm 纸本国画 1987年
张广《飞雪牧驼》
142cm × 186cm 纸本国画 2004年
张琳琳,1978 年生于北京。
1997年-2001年就读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
2003-2005年留学法国,就读巴黎塞尔奇艺术学院。课程方向为多媒体视觉表现和摄影。
2012-2015年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外国美术编辑室担任编辑。
个人的艺术方向比较多元,从事架上绘画的同时也进行多媒体图像和摄影方面的创作。近年来更多进行与传统水墨有关的探索,从造型到材料上进行多角度的尝试。
张琳琳 《老房子》
37cm × 39cm 纸上丙烯 2006年
张琳琳 《鸳鸯迷藏-1》
76cm × 52cm 纸上色粉 2019 年
上海中华艺术宫
04 上海美术大展,显目位置“让位”给青年
11月9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十一届上海美术大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
这是历届大展体量最大的一届,展品从往届的300余件增至了500余件,并增设了新媒体、装置艺术等门类。这也是参展艺术家群体最年轻化的一届。与过往主打名家作品不同,此次展厅中最显目位置大多“让位”给青年艺术家作品。青年创作者以多元的创作实践观照时代和生活,传达思考和感悟,关注自我与社会。
展览现场
据悉,作为上海地区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美术展览,上海美术大展自2001年创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据悉,本届美术大展是历届大展体量最大的一届,共展出作品510余件。
陈迪《2021·06·17》
倪巍《不夜之城》
解文金《都市系列之理发店》油画
展厅现场,陈亮《十月》
洪健《上海·红色起源地》
齐然《都市笑容》中国画
华东师范大学
05 方介堪诞辰120周年,三地高校纪念
11月6日,“纪念海派篆刻大家方介堪先生诞辰120周年——三校研究生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从多角度研讨方介堪先生的学术成就,在继承前辈篆刻大家艺术风格、治学精神及教育情怀的同时,研讨篆刻在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方介堪(1901年—1987年)著名篆刻家,浙江温州人。他历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中国艺校教授等。著有《玺印》《文综》《两汉官印》《古印辨伪》《秦汉对识拾遗》《介堪论印》等书。
方介堪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篆刻家,还是优秀的教育家。其一生创作甚富,治印2万多方,出版印谱众多,特别是对汉印、汉玉印、鸟虫篆印的创作研究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能够把古代小众的鸟虫篆印发挥得淋漓尽致又不失古法,可以看作中国鸟虫篆第一人,并且在许多方面开风气之先。
8米长,集106方《白鹃楼印蜕手卷》
现场展品 方介堪赠张索印稿一套
“纪念海派篆刻大家方介堪先生诞辰120周年”展品
“纪念海派篆刻大家方介堪先生诞辰120周年”展品
现场展品
方介堪手札
广州博物馆
06 龙泉之美——馆藏龙泉青瓷展术
展览日期:2021年11月02日 - 2022年02月20日
展览地点: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专题展厅
展览现场
“龙泉之美——馆藏龙泉青瓷展”正在广州博物馆展出!广州博物馆馆藏龙泉青瓷超过460件,上迄北宋下至现代,本次展览从中甑选展出龙泉瓷器精品113件(套),是广州博物馆藏龙泉青瓷首次全面、正规亮相,承载着广博人在文物征集、整理和研究上的心血和诚意,力图展现龙泉窑的历史、功用和美学意蕴。
龙泉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场,被誉为“空前绝后的青瓷高峰”。一般认为其形成于晚唐五代,南宋晚期到元代达到中国古代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明初仍作为重要的贡品和外贸窑场,直到明代中期才逐渐式微。 作为中国青瓷的集大成者,龙泉窑以高超的制瓷技艺,和延续千年不灭的窑火相传、精品迭出,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
北宋 青釉刻花五管瓶
清初 青釉刻花碗
清代 青釉刻飞鸟纹盘
宋代 粉青釉鸟食罐
元代 青釉花口碗
元代 青釉三足鼎式炉
邮票故事
07 立冬,赏初冬雪 品梅花诗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万物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
立冬节气的物候特征为: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2019-31 二十四节气(四)
(6-1) 立冬
设计者:刘金贵、王虎鸣
发行日期:2019.11.8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邮票表现了立冬节气,农民在仓廪储存大白菜的情景。
梅花是少有能在寒冬开放的花卉,因它花期特殊,历来被文人墨客所青睐。或以物拟人,赞其品格之高洁;或托物寄情,抒郁郁不得志之感慨。由此,梅花既成为冬天的代表,也是高洁人格的象征。
2010-25 梅兰竹菊
(4-1) 梅
设计者:王虎鸣
发行日期:2010.10.18
“梅”邮票主图选自清代“扬州八怪”画家金农的《画梅花册》,此画现藏故宫博物院。金农尤精梅花,格调拙厚古朴,树姿苍劲,暗香浮动,独占春光。
۞ 珠联璧合 ۞
冬
《牧浴金阳》 麦著鸿 题
黄穗中 画
班澜 跋并书
国画 68cmx148cm
2020年 三祥轩书画院收藏
跋文
牧浴金阳
此为牧牛图是传统绘画母题,然内涵有变化,如白石牧归表现亲情,可染牧牛写童趣,今之牧浴金阳图画眼乃在那轮金色太阳,着力描写牧童的表情,其开朗喜悦之情为历来牧童所无,他是沐浴在新时代阳光下的一代新人,故此画已渗透对当今生活之感受有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