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一周 || 山高水长,一叶知秋
广东美术馆
01 “李家山水”的光和色
展览主题:山高水长 心曲万端———李可染、李玉双父子艺术对话展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17日—12月10日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李可染是20世纪最著名的中国山水画大家之一,他以“对景写生”的方法,创造了一种墨色浓重、光影明灭、“墨团团里黑团团,墨黑丛中天地宽”的新时代山水画风格。
作为李可染长子的李玉双,其对山水画艺术的终生挚爱无疑来自其父的影响和环境的熏陶,但“李家山水”却并非全然“得于家传,父作子述”。李玉双的绘画常采用传统水墨媒介(宣纸、毛笔、水墨),也会通过丙烯、油画等形式多样的媒材。他常常思考传统绘画语言及其相关媒介的现当代转换,使之与当代生活产生关联。
作为国内首个深度呈现“李家山水”父子艺术的大展,展览首次展出大批一手文献资料及罕见作品,将呈现共计逾300件展品,包括父子两人的绘画、笔记、研究模型、历史影像、文献资料、手稿等,对两位艺术家在各自时代交织的艺术发展之路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解读。不仅如此,本次展览将有数幅李玉双先生2020-2021年新作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展览依循时间线索分为“东方既白”“我用我法”“浑然时空”“大化自然”四个单元:分别从李玉双的艺术启蒙期、艺术发展期、艺术成熟期以及李可染李玉双父子的精神对话四个角度进行呈现,每个分单元设置多个独立模块,解读作品背后的故事、父子间的交流与扶持,为观众呈现兼具学术性、历史性与人文性的展览。
李可染 颐和园写生 53x32cm 纸本设色 60年代
李玉双水彩作品 开封龙亭 18.5x22cm 纸本水彩 1970年
李玉双水彩作品 六国饭店的客厅 20世纪70年代 纸本水彩
李可染作品 德国写生 49x36cm 纸本设色 1957年
李玉双油画作品 《龙潭湖晚霞》
李玉双近作 《雨中樱花(京都御园) 》97cm×198cm 丙烯 水墨 宣纸 2017年
北京画院美术馆
02 叶恭绰诞辰140周年:一叶知秋,衣被天下谁识恩
展览名称:“衣被天下谁识恩——叶恭绰的书画﹒交游﹒鉴藏”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12日—2022年1月16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衣被满天下,谁能识其恩,一朝功成去,飘然遗蜕存”出自叶恭绰十五岁时的诗作,少年叶恭绰似乎就已预见了自己一生的轨迹。他的一生为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是推动了近现代中国交通、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今年是叶恭绰(1881-1968)先生诞辰140周年,作为北京画院首任院长,画院同仁早在2018年开始就试图以艺术为切入点,从中国古代书画鉴藏、交游圈以及家学渊源几个面向,构建一位立体而真实的叶恭绰先生。北京画院近日策划的“纪念叶恭绰诞辰140周年:衣被天下谁识恩——叶恭绰的书画﹒交游﹒鉴藏”正式对外展出。
《行书七言联》 叶恭绰 无年款
纸本水墨 北京画院藏
《兰竹册页》 叶恭绰 无年款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述怀二律赠朱启钤》 叶恭绰 纸本水墨 1951年
《松柏图》 叶恭绰 无年款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题《北京风俗图》 叶恭绰 无年款
纸本水墨 中国美术馆藏
《齐老九十庆》 叶恭绰 1950年
纸本水墨 北京画院藏
深圳人才公园
03 “深圳潮构建艺术桥梁
展览主题:“深圳潮”2021深圳湾公共艺术季
展览日期:2021年11月01日 — 2022年01月10日
展览地点:深圳人才公园
“2021深圳湾公共艺术季”以“深圳潮”为主题,借助16位艺术家对“潮”的艺术理解,结合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以艺术构建城市文化与市民的对话路径,在城市和市民中搭建了一座交流的“桥梁”,以艺术为媒,让城市熠熠生辉。
“从2019年首届深圳湾公共艺术季——开放进行时"到2020年第二届的"智识城市",再到如今第三届的"深圳潮",深圳湾公共艺术季已成为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公共艺术展览之一,是南山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的一个持续性发展的文化项目。
《行走的人》 苏新平
《繁花似锦》 景育民
《再生-鲤鱼》 高孝午
《平原年少》 任哲
《黑凤梨》 郑路
《胖哒》 毕横
上海宝龙美术馆
04 从山水到蔬菜,呈现“现代脉动”
展览主题: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18日—2022年5月18日
展览地点:上海宝龙美术馆
从齐白石 《咫尺天涯-山水册》到大卫·霍克尼的《红色、紫色与绿色的蔬菜》,再到2020年KAWS 创作的《峰回路转》……2021年11月18日,“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也是宝龙美术馆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藏展,跨越百年,呈现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五十余件艺术作品。
宝龙美术馆建立的艺术收藏系统从19世纪中期绵延至今,同时从空间维度上从中国出发辐射世界,这一轨迹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吻合。此次展览所展开的是宝龙美术馆的收藏史,遴选了馆藏的国内外艺术家逾一百五十件作品,从齐白石于 1931年前后创作的 《咫尺天涯-山水册》,到2020年KAWS 创作的《峰回路转》,期间跨度近百年。
展厅入口处,蔡国强作品《没有我们的外滩》
颜文樑《南湖旭日》
达明·赫斯特《血漪蛱蝶》
亚历克斯·卡茨,《无题 海滩景象》
常玉《紫裙女士》
傅抱石《蝶恋花》
关良《李太白醉写蛮书图》
新虹艺术馆
05 汇集百位书法翰墨,上海中国书法院五年庆
今年是上海中国书法院成立五周年,11月15日,“‘启航新征程’迎新书法篆刻展”在新虹艺术馆揭幕。展览呈现苏士澍、张森、周志高、萧海春、孙慰祖等一百多位名家的书法篆刻作品。
从中国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陆机《平复帖》,到董其昌,再到近百年来海派书法的辉煌,上海一直是中国书法的重镇,酝酿十年在五年前成立的上海中国书法院一直注重书法本体的研究与学术性,并策划了一系列重大学术、教育与展览活动。
萧海春书法
孙慰祖篆刻
周志高书法
拍卖资讯
06 “莫奈“睡莲”五千多万美元拍出
北京时间11月17日早上8点,纽约苏富比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举行,47件现代艺术精品进行了拍卖。其中克劳德·莫奈《睡莲》系列中的一幅《睡莲池一角》以5082万美元成交,合3.24亿人民币;拉丁美州艺术品弗里达・卡罗的《迪亚哥与我》以3488.3万美元,合2.22亿人民币打破艺术家拍卖纪录。此次专场共成交46件作品,巴勃罗·毕加索的作品《画家与模特》(Le Peintre et son modèle)流拍。
克洛德·莫奈
《睡莲池一角》
1918年作,油彩画布,131 x 88.8 cm
今拍这幅莫奈《睡莲池一角》的作品被私人藏家收藏超过25年之后,第一次现身拍场。
这幅画作于1918年,属于仅有四幅描绘吉维尼花园著名一隅的画作之一,以估价待询上拍。在现场以3000万起拍,得到了来自纽约、香港几个电话委托的应价。最后被苏富比拉丁美洲艺术主管Lu Lu Creel手中99号牌竞得,4400万落槌,加佣金5082万美元成交。
部分其他同场拍卖作品
亚历山大・考尔德
《无题》1949年作
着色金属片及金属线,325 x 426.7 cm
《无题》以750万起拍,被数个纽约电话及现场买家竞投,在僵持了很长时间后,由苏富比全球私洽主管Samuel Valette手中电话竞得,1968.2万美元成交,创艺术家拍卖纪录第二高。
克洛德·莫奈
《Antibes vue de la Salis》
1888年作,油彩画布,65.7x92.8cm
估价:10,000,000 - 15,000,000 USD
成交价:13,342,400 USD
雷内・马格利特
《正途》
1966年作,油彩画布,60 x 50 cm
估价:7,000,000 - 9,000,000 USD
成交价:7,502,700 USD
皮耶·奥古斯特·雷诺阿
《Jeune fille à la corbeille de fleurs》
油彩画布,81x65cm
估价:6,000,000 - 8,000,000 USD
成交价:12,903,000 USD
亚洲买家竞得
巴勃罗·毕加索
《Le Peintre et son modèle》
油彩画布,81x65cm
估价:2,500,000 - 3,500,000 USD
流拍
新邮欣赏
07 《科技创新(三)》纪念邮票即将发行
2021年11月24日,中国邮政将发行《科技创新(三)》纪念邮票1套5枚。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十三五”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科技创新(三)》邮票展现了我国近两年取得的五项重要成果: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揭示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华龙一号、古DNA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
该套邮票由杜钰凯设计,画面延续前两组的系列特点,采用现代手绘插画方式表现。
主要表现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施无人月面取样的工作场景,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的收官之战。
展现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我国首台具备全球海域载人进入能力的重要装备,也是当前全球同类型载人潜水器中载员人数最多、海底作业时间最长、作业能力最强的装备。
“揭示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通过蝗虫聚集、4VA化学式等场景画面,表现了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这一昆虫学研究重大突破,该研究使蝗虫的绿色和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
以“华龙一号”为主画面,辅以能量公式、核裂变等元素符号,展现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以古今对比、DNA链、古地层等为表现元素,形象展现了“古DNA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的画面主题。该成果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地区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方面的重要信息。
۞ 珠联璧合 ۞
冬
《忙里偷闲》 麦著鸿 题
麦著鸿 林金明 王妙华 合绘
麦著鸿 书
国画 68cmx138cm
2020年 三祥轩书画院收藏
诗意
饮牛歌
宋代·陆游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