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新闻

艺海一周 || 山水文脉 · 一览众山

 

广州  看展览

 

      山水文脉 · 一览众山

      展览日期:2022.04.08-04.27

      展览地点:广州岭南会展览馆

      广州市二沙岛晴波路13号

 

      展览以“山水文脉”为主题,寻求从更为广阔的文化视角来重新关注于中国山水画的“师造化”命题。本次系列展览,邀请了来自全国的优秀艺术家参与,展开跨域南北的艺术交流和对话,并以不同的展览主题来梳理和诠释当代山水画的历史文脉和承传发展。

      其中,“以心造象”以名山主题创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艺术家所确定的独特审美模式和他们所援引的语言资源的关系;“澄观一心”探讨在艺术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如何赋予古老的山水艺术以新的观察视角;“游心太玄”从广泛的文化视野切入,品读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青山新语”关注当代山水画创作新生力量,展现当代院体青年艺术家的“新”求索。其中,“感受自然”在十香园纪念馆展出,从“写生”和“山水”两条线索,探讨岭南画学文脉和思想之传播、流变和发展。

 

 

林墉  云山悦我

137cm×247cm  纸本水墨  2015年

 

 

庄小尖  丹丘万里

141cm×69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李劲堃   欧洲写生印象之十

93cm×62cm  绢本设色  2015年

 

 

邓建强  石窟写生系列

50cm×50cm×6  纸本水墨  2021年

 

 

卢禹舜  天地大美系列

480cm×193cm  纸本设色  2014年

 

 

方土  山水小品系列

50cm×50cm×4  纸本设色  2013年

 

广州  看展览

 

      薛松:变像

      展览日期:2022.03.26-04.20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道二沙岛烟雨路38号

 

      薛松,198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之后一直留在上海。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巨变,他的创作几乎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步。

      薛松的创作让观众看到一系列由拼贴构成的多元且碎片化的世界,它们形成了多维度的图像嵌套:现代化的都市风景、西方古典油画、宋元山水、老上海商业月份牌、社会主义宣传画、当代时尚广告、古典西方乐谱、书法字帖、民间刺绣、木板年画……它们既被整合在一起,同时又分裂着,每一个局部的拼贴都带着烧灼的痕迹,仿佛一切先在的秩序都将被扬弃,在灰烬和焦痕中“浴火重生” ,以一种当代的方式展现出时代的巨大变迁。

 

 

薛松《冰裂纹》2020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80x180cmx3

 

 

薛松《法自然系列-藤》2021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00×100cm

 

 

薛松《法自然系列-小夜曲》2021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20×150cm

 

 

薛松《法自然系列-浪花》2022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50×245cm

 

 

薛松《法自然系列-火》2022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50×245cm

 

北京  看展览

 

      加埃塔诺·佩谢:人无完人

      展览日期:2022.03.20-06.30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

 

      先锋、大胆、戏谑、童心……这些不仅是这位意大利极富传奇色彩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加埃塔诺·佩谢留给世人的印象,也是他创作风格的代名词。展览呈现佩谢跨越半个多世纪、近100件独特作品,那些品类丰富的家具、产品设计、建筑模型、树脂画、装置和影像复刻、文献资料,为你带来一场美丽而绚烂的视觉风暴!

 

 

意大利知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左后)

与坐在《Up5_6扶手椅》上的加埃塔诺·佩谢(右前)

 

 

展览现场

 

 

加埃塔诺·佩谢《艺术家自画像书架》

179×75×245 cm 树脂 2019

 

 

《Pratt椅》佩谢私藏版

94×48×50 cm 树脂 1984-2019

 

 

树花瓶

60×56×56 cm 树脂、混凝纸浆 2015

 

北京  看展览

 

      节奏与迭奏

      展览日期:2022.04.09-07.24

      展览地点:松美术馆

      北京市顺义区格拉斯路松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新任馆长丁泽华承接美术馆后举办的首场大展。展览将以群展的形式呈现,内容涵盖40余位中国当代重要艺术家的近50件作品,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影像、装置等等。展览以“节奏和迭奏”为主题,让这些跨代际的作品进行时间和情感的连接和变奏,也使这些作品和美术馆的空间场域发生连接和互动。

 

 

尚扬《95大风景-1》

175×202cm 布面油彩、丙烯 1995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9号》

149×189cm 布面油画 1997

 

 

隋建国《手迹一个瞬间》

230×140×193cm 光敏树脂打印与钢结构 2021

 

 

王音《未名-我走在路上》

180×140cm 布面油画 1993

 

 

孙一钿《没有温度的火》

183×183cm 布面丙烯 2016

 

北京  看展览

 

      张功慤:或形或影

      展览日期:2022.04.02-04.13

      展览地点:嘉德艺术中心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1号

 

      张功慤(1923-2020)是中国现代绘画大家吴大羽的高足,也是与赵无极、吴冠中等同窗且齐名的画家。本次展览共展出张功慤先生近30件作品,涵盖了风景、花卉、人物等广泛题材,画面色彩奇谲、情绪饱满、图式变幻,每一个笔触里都仿佛带出生命一般,让观者享受到充分的视觉想象力。

      张功慤常说:艺术创作是个人的事情,与其他任何人无关。张功慤尽其一生的艺术生命,沉浸在自己的独立艺术王国中,用作品吐露自己真实的情感,呈现了阳刚和天真的艺术世界,他的艺术已是通达了我自翱翔、或形或影而形影变幻的自由境界。

 

 

《花裙少女》 布面油画

67×55cm   1991年作

 

 

《小画家》 布面油画

49×65cm  70年代作

 

 

《时钟与花》 布面油画

 75×65cm   1993年作

 

 

《泉流》 布面油画

80×100cm  2003年作

 

 

《世博夜焰2号》 布面油画

80×100cm   2010年作

 

邮票  故事

 

      莲鹤方壶——东方最美的青铜器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 前256年),分为春秋、战国两个 历史时期“。莲鹤方壶”铸造于春秋时期,国家一级文物。

 

 

莲鹤方壶

 

      春秋时期的精神象征。莲鹤方壶形体巨大。壶上有冠盖,长颈,垂腹,圈足。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镂雕莲瓣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引吭高歌的仙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为耳,上至器口,下及器腹。壶体四面以蟠龙纹为主体纹饰,腹部四角各攀附一飞龙。腹部四角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虎,倾其全力承托重器。该壶造型气度不凡,装饰典雅华美,融清新脱俗与凝重神秘为一体。其构思奇特,设计巧妙,锻造宏伟,堪称“东方最美的青铜器”。正如著名学者、文物专家郭沫若所云:“此乃时代精神之一象征也。”

      入藏经过的曲折辗转。1923年,两件“莲鹤方壶”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时值北洋陆军第十四师靳师长来新郑巡防,出面收缴追回了被盗卖的这批国宝,交给河南古物保存所收藏,时人称之为“新郑彝器”。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危急时刻,河南博物馆选取“莲鹤方壶”在内部分馆藏文物,分装68箱,由开封经郑州南下,运抵武汉,暂存在法租界内。1938年11月25日,河南文物由汉口乘客轮抵达重庆,保存在磁器口中央大学校舍内。1949年冬,国民党政府计划把河南博物馆文物全部装机运往台湾,由于“莲鹤方壶”等一部分文物来不及运走,被留在了重庆。1950年,河南省代表会同文化部代表来到重庆,接受国民党政府在撤退前没来得及运走的河南博物馆文物。两件“莲鹤方壶”中的一件被调往北京,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被运回河南,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东周青铜器》邮票

 

      《东周青铜器》邮票全套8枚,选取了最具东周青铜器代表性的盘、簋、鼎、尊、壶等8件造型各异、装饰精美的器物。影雕套印的印刷方式,既突出了青铜器的原始风貌和质感,也强调了它们的精细纹饰和立体感。

      2000多年前,因为一件青铜器上的一朵莲花的“盛开”和一只仙鹤的“起飞”,让春秋时期诗意飞扬,成为春秋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象标志之一。直至今日,“莲鹤方壶”上的“花”依然在开,“鹤”依然在飞,奇迹依然在让故宫人和非故宫人的瞩目中延续……

 

۞   珠联璧合   ۞

 

      春

 

 

《老街新雨》刘斯奋 题

李晓白  梁小东合绘

骆耀全 书

国画 188cmx68cm

2020年   三祥轩书画院收藏

 

      诗词

 

老街新雨

当代·熊东遨

昨夜馀寒敛,春开雨水门。

露生芳草苑,人约板桥村。

待雪前由失,寻梅旧迹存。

孤灯坐侵晓,不觉上朝暾。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