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一周 || 青山绿水研修班来啦
广州 资讯
林金明青山绿水研修班开始啦
三祥轩书画院,为传统诗书画印名家搭建的“名家工作室”。6月6日下午,迎来林金明工作室∥青山绿水研修班∥的开课好日子。三祥轩任细祥董事长,特意赶场到来,为老师和同学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与殷切期望!
据介绍,该班以传统私塾的教育模式,以完成所定课程为学习阶段,以临摹和写生结合,以研究和探索传统山水画,青绿山水画技法为主体。
林金明擅青绿山水画,其编制筑基段的《中国传统山水画教程》共48节,是根据个人教学与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比较系统完整学习山水画的教程,概括有表达山水画物象的树木、山石、泉瀑、云水、溪流、点景、等艺术语言的学习,以及染色、临摹、构图、写生、等艺术规律的教授。
林金明青山绿水研修班现场
上海 文创口罩
上博联手“600号”推出口罩:心理疏导+文物收藏
上海博物馆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联手推出“打气系列文创”口罩
端午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上海正逐步恢复往日的活力和有序。
上博联手宛平南路600号推出抗疫“打气”系列文创,第一波即将面世的文创产品是“打气”口罩,不仅印有“宛平南路600号”门牌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Logo,且印上了“精神食粮”“打怪升级中”“shanghai power”等话语。
当下上海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生活,走出家门的人们仍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工作和生活的新状态。而疫情久居状态下积攒的负面情绪,更需要逐步缓解释放。
疫情封控期间,为了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上海市精卫中心的专家为市民提供心理疏导建议和服务,他们属于心理疏导治疗的专业的机构;上博属于文博机构,在疫情期间、疫情缓解后,能够利用丰富的文物收藏充实大家的精神生活,给大家增添生活乐趣。
“打怪升级中”口罩
上海博物馆藏“汪士慎 《花卉册》之玉兰”被印在口罩上,配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有盼头、有放下、有自律、有念想”。
清 汪士慎 《花卉册》之玉兰 上海博物馆藏
汪士慎(1686-1762),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扬州八怪”之一。擅画花卉,随意勾点,清妙多姿。
“精神食粮”口罩
“SHANGHAI POWER 上海力量”口罩
深圳 看展览
陈希旦水彩艺术作品展
展览日期:2022.05.31-06.26
展览地点:深圳美术馆
陈希旦先生是研究深圳本土艺术不可绕过的一位重要艺术家,他坚持水彩画创作和研究,并牵头成立深圳水彩画会,创办会刊《深圳水彩》,组织举办深圳水彩画展赴宁波、上海、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城市和国家展出,积极推动深圳水彩画艺术发展。如今“深圳水彩”已成为深圳文艺的一个重要品牌,陈希旦先生功不可没。
陈希旦,1936年出生于上海,深圳画院特聘画家、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澳大利亚水彩画协会荣誉会员 HON.AWI、美国全国水彩画协会注册会员 NWS、英国伯明翰水彩画会会员BWS、深圳水彩画会会长、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策展人兼总评委、2014年法国国际水彩画大奖赛总评委、第二届希腊国际水彩画展评委。
《工厂在建设中》50cm × 37cm 纸本水彩 1975年
《深圳东门在建设》31cm × 41cm 纸本水彩 1997
《冬日》56cm × 76cm 纸本水彩 2004
《深圳夜景》67cm × 101cm 纸本水彩 2004
《看深圳街道》 70cm × 113cm 纸本水彩 2008
东莞 看展览
一湾揽芳华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中国画邀请展
展览日期:2022.05.28-06.26
展览地点:东莞美术馆
东莞市莞城区高第街5号
本次展览特邀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中极具代表性的14位艺术家聚汇莞邑,展出204件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大湾区近年来文化艺术的沉淀与创新,反映了大湾区美术工作者对传统文化与岭南精神的传承、发展,呈现了湾区人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繁荣发展。
王无邪《建》
45.3×93.7cm 1960年 莞城美术馆藏
陈俊宇《一年常占四时春》
130x75cm 2018年
赖铁骢《山高水长》
44.5x59.5cm 2021年
赖智豪《高处见天阔》
70×34cm 2019年
李得之《满溪香雪》
99x52cm 2021年
梁腾《开封·繁塔》
138×68cm 2022年
刘春潮《道德经之三》
68x68cm 2018年
中山 看展览
问礼——东周洛阳王城的故事
展览日期:2022.05.18-08.21
展览地点:中山市博物馆
中山市石岐街道孙文中路197号
由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洛阳市文物局共同主办,中山市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承办的“问礼——东周洛阳王城的故事”展览正在展出,展览共展出180余件(组)文物,包括洛阳地区出土的东周时期青铜器、陶瓷、玉器、钱币、印章等。
本次展览是洛阳博物馆和中山市博物馆首次合作交流,凸显了地域文化特色,进一步弘扬和展示了洛阳的悠久历史文化。此次展览不仅为两馆馆际交往建立了联通的桥梁,更为两地文化搭建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与认同。
本次展览通过“周礼之都城宫陵器”“王城风云兵车御射”“工商都会货通天下”“更易传承礼入世俗”四个部分,全面展现了东周王城洛邑人文荟萃、商业繁华的城市风貌,生动地讲述了东周时期礼乐制度的演化和百家争鸣的繁荣,揭开了东周王城的神秘面纱。
东周王城洛邑,人文荟萃,商业繁华,是当时中国礼乐文化的中心和百家争鸣的舞台,孔子便曾到此问礼。
战国时期龙形玉佩
战国时期玉瑗
战国时期青铜剑
春秋时期青铜鼎
春秋时期“王孙”青铜甬钟
新邮 欣赏
《东南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发行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920年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将6月6日定为校庆日。1988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南京工学院复更名为东南大学。
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南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37万各类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世界著名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吴健雄;“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黄纬禄;“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任新民等。
《东南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
该套邮票画面以东南大学早期大礼堂的手绘建筑图为核心元素,下方以展开的书本、建校时间等为烘托,寓意“百廿名校、教书育人”,背景为东南大学标志的标准制图,与校徽、“120”校庆标志、校训等元素协调搭配,整体画面结构严谨、色调沉稳厚重,衬托出百廿名校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
名 人 名 言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西晋·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