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一周 || 跨界艺术陶瓷展,香港回归25年展
广州 看展览
跨 界——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艺术陶瓷精品展
开幕时间:2022.06.25下午3:00
展览日期:2022.06.25-07.03
展览地点:臻致堂画廊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268号广州交易广场2905-2907室
主办单位: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
臻致堂文化发展(广州)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
“以瓷为纸,以画入瓷”陶瓷艺术与中国画都是极具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瑰宝,是中国的国粹。两者虽有着不同的艺术发展轨迹及表现载体,但又相互影响,在表象的技法上互为传承借鉴的同时,从内在的气韵、意趣、审美精神上更可感受到二者相融,相通的共同性。
本次展览有百余件艺术陶瓷精品,均是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的岭南国画艺术家“跨界”学习及创作的成果。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提供全套制瓷工艺支持,艺术家“沉浸式”画瓷彩绘创作。作品中材料语言有高温色釉、青花、釉下五彩、釉里红、新彩等,形式语言有人物、花鸟、山水等,岭南艺术家们结合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及岭南绘画元素,用各自的理解方式,诠释陶瓷艺术的多元化格局。充分展现国画与陶瓷艺术相结合产生独特的形式美和装饰美。
卢德平 青花釉里红
陈开宇 青 花
杨毅 釉下五彩瓷盘
黄汉东 青花釉里红
韩晖 釉下五彩瓷板
万测宇 高温颜色釉
黄汝鸿 釉上新彩瓷板
古宝添 青花箭筒
林金明 青花
广州 看展览
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图片展
展览开幕:2022.07.01
展览地点:三祥轩书画院
广州市花都区滨湖路湖畔花园一层、二层
主办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州花都区历史研究会
协办单位:三祥轩书画院
支持:香港钟月明先生提供制作经费
鸣谢:原花都区文联主席毕应胜提供图片
1997年7月1日凌晨,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落马洲进入香港,被英国侵占百年的香港从此回到祖国怀抱。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5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发扬一国两制的优势,经济发展不断加快,财政储备不断增加,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的地位得到保持和提高,产业优势不断巩固和发展。
香港回归祖国后,花都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特别是花都籍的香港同胞,为花都经济发展和造福桑梓不遗余力,兴办实业,捐资捐物支持花都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事业。花都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回归以后香港与花都的合作,离不开广大香港同胞的大力支持。
站在新起点上,香港和花都正迎来再创辉煌的大好机遇,两地在未来将绽放出更灿烂的光芒!
广州 看展览
当代水墨三个展
蔡广斌《发生·图景》
武艺《记忆美学》
魏青吉《日常的复象》
展览日期:2022.06.17-07.10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当代水墨三个展”由“发生·图景”“记忆美学”及“日常的复象”三个展览组成,展现了蔡广斌、武艺和魏青吉三位艺术家在当代水墨创作里的思考。
蔡广斌以水墨方式制作“影像”,这让他得以自然地将诸多社会、历史、艺术、科技与人文元素揉合进作品,这些元素在作品中“并置”或“融汇”,以时空交错的“互文性”方式形成极富时代意蕴的能指场域。
蔡广斌《呼吸-利兹01》
水墨97×180cm 影像绘画97×180cm×2 2021
武艺此次展出的作品有以二十四节气为纲,探讨人与自然宇宙关系的作品。
武艺《早春图》
纸本水墨 136×68cm 2020
魏青吉“日常的复象”展出的是他近年的新作,这些作品无论图像还是观念都与其自身的和日常的经验有关。
魏青吉《棉花!棉花!》
宣纸/水墨 145×183cm 2021
广州 看展览
继往开来——来支钢水墨艺术展
展览日期:2022.06.18-07.19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来支钢,号云禅,1963年生于安徽蚌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北京、深圳。他专注于传统积墨画法,继承龚贤、黄宾虹、李可染等前辈积墨山水名家之长,熟稔了积墨语言规律,在继承中探索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路径。从他的作品中,观众既能看出他对中国山水画文脉有着深入的理解,此为传承,同时,他也在传承中创新,实践自己独特的风格。
来支钢《竹里人家》
纸本水墨 46×34cm 2012
来支钢《空山新雨后》
纸本水墨 68×136cm 2014
四川 资讯
三星堆又上新
祭祀坑年代确定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三星堆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2019年,继1986年发掘两个祭祀坑之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发现6座祭祀坑,次年10月开始正式发掘。6座坑共计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其中相对完整的文物3155件。当天的通气会上,一批新文物震撼亮相,再次颠覆人们的想象,彰显出古蜀人的奇思妙想。考古队对近200个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1012年,除5号坑和6号坑年代稍晚之外,3号坑、4号坑、7号坑、8号坑的埋藏年代一致,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解决了过去三十年来关于“祭祀坑”埋藏年代的争议。
新邮 欣赏
香港邮政将发售
“香港故宫”特别邮票
香港邮政宣布,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为题的特别邮票及相关邮品,将于6月30日起在各邮政局及“邮购网”发售。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崭新的策展手法,从香港角度出发,结合环球视野,展出故宫博物院及其他重要文化机构的珍藏。香港邮政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为题,发行1套6枚邮票及两款邮票小型张,展示故宫博物院的珍藏文物,体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并推动公众对国家艺术和文化的研究和欣赏。
此次发行的1套6枚邮票,以“天圆地方”为基础设计概念,每枚邮票分别以几何图案展示藏品,当中包括“清乾隆.白玉桐荫仕女图山子”、“元.剔红水仙花纹盘”、“元.朱碧山款银槎”、“唐.打马球纹铜镜”、“元.赵孟頫《人骑图》卷”及“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而6枚邮票亦巧妙地组合成一个正方形。邮票小型张则分别展示“清.金胎画珐琅杯盘”及“明嘉靖.五彩鱼藻图盖罐”,并以金黄色及朱红色互相衬托。金黄色凸显故宫的尊荣及辉煌历史,朱红色则代表了故宫的红墙,令邮品意涵丰富,更具收藏价值。
名 人 名 言
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
——唐·张彦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