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沙龙

大家说画 | “光色诗人”傅以新的水墨艺术

 

      大家

      说画


      第三十七期

 

“光色诗人”
 
  傅以新的水墨艺术

 

      01 有了对光的感动,就会不失时机地去表现。感动不会雷同,作品就会有不同的“个性”,这使我对“光”始终不离不弃,乐此不疲。

 

——傅以新

 

 

傅以新,《九曲黄河》

 

      说起画家对“光”的表现,你可能会联想到西方油画家柯罗、透纳笔下风起云涌的壮阔自然,亦或莫奈、雷诺阿画作中瞬息万变的光影,可你是否知道中国水墨画也能表现光?

      2022年9月1日——20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丹青诗韵——傅以新水墨画展”向观众展示我国著名画家傅以新先生的光影山水画作品及其诗书画合璧的独特创作风格。展览从“水墨写生”“光色诗画之境”与“读史绘画随笔”三个篇章,展示傅以新先生的百余幅作品。

 

      李可染画院、李可染纪念博物馆黄晓捷副馆长对画展的祝贺:

      衷心祝贺《丹青诗韵一傅以新水墨画展》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幕。

      1970年的冬天,我认识了傅教授的老师李可染先生,是在文化部湖北五七干校丹江口留守处,那时我10岁,小学4年级,家父是留守处主任。后来又认识了去那里探亲的李可染先生的小儿子李庚。20多年后我俩又在日本留学时相遇。因与李家的这个缘份,2012年我到李可染画院担任了管理工作。

      不久,我认识了傅以新先生,那是2016年,烟台国宾馆举办李可染先生及友人、弟子《采一炼十》画展。一路上我们谈得很融洽,因为有共同话题,那就是他的老师李可染先生。

      第二天一大早,我下到国宾馆院子里,远远看见一个人拿着本子站在晨光里作画。走近一看原来是傅教授,他已经快画完爬满红叶的岩石和上面的廊亭,我觉得他不但勤奋而且善于在平凡中捕捉美。短而紧张的几天,他竟“挤压”出多幅写生。

      展览之后,我开始组织李可染先生当年的弟子们去外地写生和办展。先后去了十渡、昌黎、大连、旅顺、赤壁、九宫山、黑河、五大连池等处。这些“白发学童”虽已是画坛精英,但对艺术仍一丝不苟。每次我都特别留意傅教授的水墨写生本,他总是能找到与别人不一样的角度。这几年我不断分享到傅教授的新作,他的画充满激情和活力,体现了对祖国的山河深深的爱恋。

      李可染先生说过,一个画家要想有所成就,应该从四个方面提高自己的学养,一是传统文化和美术,二是西洋文化和美术,三是大自然,四是现实社会生活。傅以新先生在这几方面都作了充分的积累,并取得了喜人的成就,我们可以从他作品的诗意境界中,感受到他对美的不懈追求和深刻认知。

      祝傅以新教授画展圆满成功!

 

 

傅以新,《水长城》,纸本水墨,50cm×38cm,2016

 

      傅以新先生的光影山水画作品及其诗书画合璧的独特创作风格,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勾皴与泼墨结合,水墨与淡彩并用,通过墨色浓淡的渲染去表现瞬息万变的光影,将光色作为大自然的表情去提炼、升华,画面瑰丽壮观、诗意盎然。

      1961年,傅以新被中央美术学院人物科录取,师从李斛、李苦禅、叶浅予等绘画大师,这深深影响了他日后对画面中的景物、人物整体布局的把控。出于对自然山川的热爱,三年级时傅以新从人物科转入山水科,师从宗其香、李可染,由此,山水画创作成为他持之一生的追求。

 

 

李斛《三峡夜航》

 

 

李可染《万山红遍》

 

 

宗其香《漓江夜泊》

 

塞外寻春笔底迟,坠崖得句有谁知。

丹青一梦诚如海,功在铁鞋磨碎时。

 

      从1991年傅以新的一首绝句中能体会到他“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艰辛。饱游饫看的经历使其山水画取材极为广泛:奇峰峻岭、平原丘壑、飞瀑流泉、湖光江色、红日皓月,四季风物无不入画,且画面布局构图多样、视角独特。

 

 

傅以新,《远望北海白塔》,纸本水墨,50cm×38cm,2016

 

      傅以新山水画创作中对光影的表现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他作品中的光并非写实的自然光,而是经过主观提炼和升华的光,是对大自然与生活中所收获的美与感动的抒发。每幅画所寄予的情感不同,恰恰使其作品避免陷入程式化的表达而屡出新意。他笔下的光影山水常令观众感叹“国画还可以这么画!”而他所开创的这种情景交融的绘画风格也被著名老艺术家杨先让誉为“水墨可染,光色以新”。

 

 

傅以新,《气冲霄汉》,纸本水墨,129cmx248cm,1999

 

      苏轼有言:“诗画本一律。”邓椿也曾在《画继·论远》中写道“画者,文之极也”。傅以新的老师李苦禅曾教导他书法“是中国画的命脉”,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刻苦修炼古文、诗词、书法这些“画外功”,并充分展示在他创作的水墨写生记、“诗配画”以及仿汉画像砖形式的“读史绘画随笔”之中。此次展出的大部分山水画都配有题诗或笔记,鲜活地记录了他创作时的心境和体悟,所费心力并不亚于绘画创作。而仿汉画像砖形式的“读史绘画随笔”,则是傅以新的独创,以《左传》《史记》中的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人物画与隶书书法相结合,采用由汉画像砖拓片衍变而来的新技法,重在用肢体语言细腻地表达出人物的表情、性格和心理。倘若仅仅作为画家、书法家或文史家,恐怕难以想到这样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傅以新,《烽火戏诸侯》,纸本水墨,68cmx68cm,2010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对傅以新的绘画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傅以新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杰出校友,他的艺术道路、艺术成绩,艺术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思考,特别是积累的作品,是我们20世纪下半叶,也就是新中国以来,中国美术特别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成绩。他对中国画水墨语言中光与影的探索,是一条比较不容易取得迅速成功的道路,十分让人敬佩。在傅先生的作品中,这种打通文学、诗歌、绘画,打通对自然的表现和对精神的追求,这种坚持几十年的探索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傅以新先生/作品欣赏

 

 

傅以新,《远眺冰山梁》,纸本水墨,50cm×38cm,2016

 

 

傅以新,《皓洁之城》,纸本水墨,136cmx68cm,2020

 

 

傅以新,《屏山翠甸》,纸本水墨,136cmx68cm,2019

 

 

傅以新,《日出海隅》,纸本水墨,68cmx136cm,2019

 

 

傅以新,《天涯共此时》,纸本水墨,68cmx136cm,2022

 

 

傅以新,《荆轲刺秦王》, 纸本水墨,68cmx68cm,2010

 

 

傅以新,《高山流水》,纸本水墨,68cmx68cm,2010

 

 

傅以新,《长河映日》

 

 

傅以新,《雪之舞》

 

 

傅以新,《玉河奔泻几成空》

 

 

傅以新,《夜色悠悠》

 

 

傅以新,《纤歌嘹峡》

 

 

傅以新,《躬耕乐》

 

 

傅以新,《晨风》

 

 

傅以新,《浓情火焰山》

 

艺术家介绍

 

 

      傅以新

      1943年生于山西寿阳,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科, 曾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1994年任中央民族大学文艺研究所教授。师从李可染、李苦禅、李斛、宗其香。现为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顾问、天津画家书法学会会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曾获“华北书法奖”、“鲁迅文艺奖金(优秀创作奖)”、“现代书画家交流展荣誉金奖”。

 

------------------------------------------------------- END -------------------------------------------------------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